-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,。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(chuàng)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,,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,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,,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,。1998年,,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。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,,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,。 詳情
您的位置: 首頁 > 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專欄
- 湘江突圍:長征中最為慘烈的戰(zhàn)役
- 2016-11-02
- 來源:宣傳部
- 作者:宣傳部
- 編輯:郄程
- 閱讀次數:
-
1934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,,在湖南道縣和廣西全州縣的湘江兩岸地區(qū),湘江戰(zhàn)役爆發(fā),。
此役是中央紅軍長征以來最為慘烈的一仗,。在付出了巨大代價后,紅軍最終突破了國民黨軍的第四道封鎖線,。
1934年10月,,中央紅軍開始長征。到11月,,已連續(xù)突破國民黨軍三道封鎖線,,進入了湘南地區(qū)。此時,,蔣介石判明了紅軍西進的戰(zhàn)略意圖,,遂任命何鍵為“追剿”軍總司令,以薛岳,、周渾元兩部16個師組成“追剿”軍緊緊追擊,,以桂軍、粵軍共9個師在湘江兩岸進行封堵,,企圖將紅軍殲滅于湘江以東地區(qū),。
國民黨軍雖然調集了25個師的兵力對中央紅軍進行圍追堵截,但這些部隊派系林立,、各有其主,,各打各的算盤。在這種情況下,,毛澤東曾向中共中央建議,,乘各路國民黨軍調動之際,組織力量進行反擊,,尋殲國民黨軍一部或一路,,變被動為主動。但博古,、李德等人拒絕采納這些正確建議,,一味要求中央紅軍避戰(zhàn)西進,,喪失了可能在湘南一舉殲滅國民黨軍一部的有利戰(zhàn)機,。
11月25日,,中革軍委下達了強渡湘江的命令。
為了迅速渡江擺脫危局,,中央紅軍主力晝夜兼程向湘江急進,。11月27、28日,,紅1,、紅3軍團各一部搶在國民黨軍之前趕到湘江邊并成功渡江,控制了湘江西岸界首至腳山鋪一線的渡河點,,架設起5座浮橋,。紅5軍團扼守蔣家?guī)X、永安關,、雷口關等地區(qū),,遲滯追擊的國民黨軍。
此時,,中央軍委縱隊已進至文市,、桂巖一帶,距離紅軍控制的湘江渡河點只有80多公里,。如果輕裝急行,,完全可以迅速渡過湘江。但是,,博古,、李德采取的是大搬家式的戰(zhàn)略轉移,甬道式的行軍隊形,,中央軍委縱隊行軍速度極為緩慢,。11月26日,走了8公里,;27日,,走了6公里;28日,,走了28公里,;29日,走了32公里,。足足用了4天時間,,才走到湘江岸邊。這不僅喪失了有利的渡河時機,,而且使負責掩護渡江的紅軍各部隊不得不與敵人展開激烈的爭奪戰(zhàn),,致使各路紅軍都陷入了以少對多,、以弱對強的險境,戰(zhàn)況慘烈,,犧牲慘重,。
11月28日凌晨,國民黨軍從興安,、全州兩處南北對進,,向紅軍先頭部隊發(fā)起猛攻,企圖封閉渡口,;敵航空隊則將紅軍架設的浮橋全部炸斷,,并向正往江邊運動的紅軍部隊狂轟濫炸,雙方展開激烈交戰(zhàn),。
11月30日,,堅守界首以南高地的紅10團,一天之內犧牲了兩任團長,;向江邊運動的部隊,,在敵機猛烈轟炸下成片倒下。同一天,,紅軍滯留于江東的部隊和機關人員與掩護部隊失去聯(lián)系,,各自為戰(zhàn),傷亡慘重,。
12月1日是戰(zhàn)斗最為激烈的一天,。當天凌晨,中共中央在兩個小時內連續(xù)發(fā)出兩份急電,,命令確保西進之路在我手中,,全力阻擊進攻之敵。電報強調指出:我們“不為勝利者,,即為戰(zhàn)敗者”,。紅軍廣大指戰(zhàn)員,發(fā)揚英勇頑強的戰(zhàn)斗精神,,同國民黨軍展開了激烈搏殺,。由于夜間修復的浮橋再次被炸斷,未渡江的紅軍被迫涉水而過,,追至江邊的敵軍則向江中猛烈掃射,,紅軍官兵的鮮血染紅了滔滔湘江水。至當日17時,,中央機關和紅軍主力大部渡過湘江,,并于12月3日進入西延地區(qū)休整。
在中央機關和紅軍主力大部渡過湘江后,,國民黨軍完全封鎖了渡口,,擔負后衛(wèi)的紅34師和紅18團及大批失散人員被截于江東,,大部戰(zhàn)死。這是我軍歷史上首次整師整團的遭受損失,。紅34師政治委員程翠林作戰(zhàn)中英勇犧牲,,師長陳樹湘率部隊突圍時重傷被俘,誓死不當俘虜,,從腹部傷口中掏出腸子絞斷,,壯烈犧牲,。紅軍將士英勇的獻身精神,,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悲歌。
湘江戰(zhàn)役,,紅軍粉碎了國民黨軍在湘江以東圍殲的企圖,,但也遭遇了自成立以來最為慘重的損失,中央紅軍由出發(fā)時的8.6萬余人銳減至3萬余人,。這一嚴重失利,,是“左”傾領導者實行退卻中的逃跑主義所造成的嚴重惡果,是錯誤路線的失敗,。
湘江戰(zhàn)役的嚴重失利,,促使更多的紅軍指戰(zhàn)員,包括一些曾經支持“左”傾錯誤的黨和紅軍高層領導,,從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中認識到“左”傾冒險主義給中國革命帶來的危害,。
正如劉伯承同志在回憶中指出:“紅軍長征開始后,廣大干部眼看反五次‘圍剿’以來,,迭次失利,,現在又幾乎瀕于絕境,與四次反‘圍剿’以前的情況對比之下,,逐漸覺悟到是排斥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正確路線,,貫徹執(zhí)行了錯誤的路線所致,部隊中明顯地滋長了懷疑不滿和積極要求改變領導的情緒,。這種情緒,,隨著我軍的失利,日益顯著,,湘江戰(zhàn)役,,達到了頂點。”
由此以來,,中央紅軍第五次反“圍剿”的失敗,,特別是湘江戰(zhàn)役的嚴重失利,成為“左”傾冒險主義軍事路線徹底破產的重要標志,,它為之后召開遵義會議,,并確立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,,奠定了重要的干部和思想基礎。
相關新聞
重要通知
-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(yè)的公示
24-08-25 - 關于開展2023屆本科畢業(yè)生培養(yǎng)質量評價的通知
24-04-02 - 北京服裝學院2023屆畢業(yè)生就業(yè)質量年度報告
23-12-29
北服視覺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