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。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(chuàng)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,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,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,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。1998年,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。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,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。 詳情
您的位置: 首頁 > 北服新聞
- 北京服裝學院教師助力2025中國國際大學生時裝周“非遺煥新公益計劃”系列活動
- 2025-05-19
- 來源: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
- 作者: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
- 編輯:于思佳
- 閱讀次數:
-
近日,以“共創(chuàng)?新境”為主題的2025中國國際大學生時裝周在北京啟幕。期間,中國婦女發(fā)展基金會與中國服裝設計師協(xié)會聯合中華女子學院、北京服裝學院、清華大學美術學院、北京電影學院舉辦“約會天才媽媽·公益時裝秀”系列活動。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青年教師孫馨、熊昀設計作品亮相系列活動;教師梁燕受邀在《非遺活化:傳統(tǒng)工藝如何成為年輕設計師的“新語言”》主題論壇作演講報告。
“約會天才媽媽·公益時裝秀”系列活動旨在通過為非遺手工藝女性搭建公益平臺,助力非遺技藝傳承與現代社會需求有機融合,支持婦女參與傳統(tǒng)文化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。活動中,教師孫馨、熊昀以獨特的設計視角和創(chuàng)新思維,為貴州“粘膏染”這一古老非遺技藝注入新的活力。
貴州“粘膏染”作為苗族傳統(tǒng)技藝,以當地特有的楓香樹脂和粘膏為防染劑,在土布上繪制精美圖案,經過染色、脫膏等工序,形成藍白相間、富有民族特色的花紋。創(chuàng)作中,兩位教師巧妙地將“粘膏染”技藝應用到現代功能性面料、再生面料和科技面料上。通過對“粘膏染”圖案的改良和創(chuàng)新,以及根據不同面料特性來調整粘膏配方和繪制工藝,確保圖案在面料上的呈現效果和耐久性,讓傳統(tǒng)“粘膏染”圖案煥發(fā)出新的時尚感。
展演現場
孫馨(右三)、熊昀(右四)參加活動
《非遺活化:傳統(tǒng)工藝如何成為年輕設計師的“新語言”》主題論壇旨在搭建起院校、設計師與非遺傳承人的跨界對話平臺,探討非遺文化在服裝中的創(chuàng)新轉化路徑。論壇由中國服裝設計師協(xié)會主辦、服裝設計師雜志社承辦、天才媽媽公益項目支持,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郭瑞良參加會議。
教師梁燕受邀作題為《非遺文化基因轉譯與時尚設計敘事》的主題演講,以多個非遺文化創(chuàng)新項目展開分享:一是以設計為敘事載體,結合通州的地域文化特色將大運河承載的非遺文化完整呈現。二是以“九野拾遺”設計系列為例,探討民間非遺的年輕化、生活化呈現。三是介紹在天才媽媽合作項目中,年輕教師實現設計作品產業(yè)化轉換的過程。
梁燕作分享
2024年,中國婦女發(fā)展基金會攜手中國服裝設計師協(xié)會共同啟動“約會天才媽媽·非遺煥新公益計劃”,北京服裝學院作為首批15所藝術高校之一加入該計劃,深入貴州、云南、青海等地,挖掘非遺內涵,賦能設計創(chuàng)新。
未來,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將持續(xù)圍繞非遺傳承創(chuàng)新,構建更加系統(tǒng)化、可持續(xù)的支持體系,讓曾經深藏于民間的非遺文化走進日常生活,成為時尚與實用兼具的成果,助力非遺手工藝女性實現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雙提升,為非遺技藝的保護、傳承、創(chuàng)新貢獻力量。
相關新聞
重要通知
-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(yè)的公示
24-08-25 - 關于開展2023屆本科畢業(yè)生培養(yǎng)質量評價的通知
24-04-02 - 北京服裝學院2023屆畢業(yè)生就業(yè)質量年度報告
23-12-29
北服視覺
